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通用9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1一、课前自学,发现不足
课前自学是高效率学习的序曲,它是确保学生带着疑问去上课的前提。因为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自己的不足,有时间独立思考并以独特方式解决问题,和老师直接教相比,自学获得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更扎实。可见,课前自学是对新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领悟的过程;课前自学是学生潜能发挥、充实大脑的过程;课前自学是学生心灵释放、培养自信的过程。课前自学过程是学生心灵放飞、无比快乐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作用,课前下发我精心设计的学案(内容上少而精,以免增加学生的过重的学习负担),这是学生预习的第一手材料,课后,学生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为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积聚力量。这样的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一旦告别依赖,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将受益终身。
二、课上交流,共同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以课堂为主课后为辅,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要“授之渔”。这就需要教师要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出发,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本领。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我的每节课前情境导入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精心设计策划的。
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然后问学生: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学生认识了扇形统计图,为进一步探究买下伏笔。
2、自主探索点拨指导
本环节旨在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以“兵”教“兵”教学方式为主。也就是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绝不主张合作完成,学生合作能完成的,教师绝不代劳。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去创造、去表演,去思考、去实践,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寻找数学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育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描述,学会感悟。
在教学运算定律、寻找数学规律的内容时,我习惯先让学生计算一组题,观察它们的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出示10道商都是一样的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大多数学生算到第三题就会停下来,进行思考和判断,后面的题不用计算便能找到答案。从大量具体实例的观察,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能力学生将受益终身。
3、成果展示总结概括
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交流,在比较、讨论、评判、引导中优化学习成果,展示思维方式,总结探求思路和方法,加深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要给予尊重,促使全体参与。学生结合小组或他人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从而得到整体优化。
三、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设合理情境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我曾经进行过尝试。课始,便以创设“小商店”为基本活动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须口头编应用题,并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者必须根据顾客购买商品的情况,正确填写发票。这样,整堂课都融入在活动之中――自编并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填写发票的思考中,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2、加深情感体验
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可以选取许多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先让学生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是软的,有的说是硬的,有的说是圆的,还有的说是有角的……然后,又让学生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闻一闻,推一推,滚一滚,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这样一来,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在整个过程中既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又有同学的合作体验,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改进学习方式,推动学生持续发展
1、自主学习,重在引导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创设情境:妈妈从箱子里拿出6个桔子,要把它们放入盘子里,每一盘放3个,算一算可以放几盘?学生马上口答出来。接着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①再添加一个桔子,问: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请你摆一摆。②然后添加一个桔子,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③如果把桔子的个数变成9个、10个、11个、12个等,还剩几个?会出现什么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然后让学生观察板书:有什么发现?余数会不会出现3?当除数是3时,余数只有0、1、2这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等自主活动,自己发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明白了道理,发展了思维。
2、合作学习,条理有效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节内容时,可以播放动物园的饲养员给小动物投递饼干的录像,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问:“它们吃了哪些形状的饼干?”有的说有圆形的,有的说有三角形的,有的说有正方形的。教师继续提问:“每种形状的饼干各吃了多少块?”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疑惑不解。于是,安排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就能记住?”有的准备用画图的方法记,有的准备用画勾的方法记,有的准备用画竖线的方法记,有的准备用写数的方法记。这样,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确定了各自记的办法。接着让学生拿出白纸和水彩笔为记数作好准备,并再次展示饲养员给小动物投递饼干的画面让学生进行统计,然后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好。通过小组有条理的合作学习,学生找到了统计的方法,感悟了统计的思想。
3、探究学习,重在深入
例如:“学校体育组有30个乒乓球,能装几盒?” ……此处隐藏16874个字……平面上,谁来说说红色方块都在哪个面上?现在颜色相同的方块都在同一个面上吗?教师紧紧扣住主体是否在同一个面这一核心问题,有效地设问,便能使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理解同一个平面这一教学活动中来,排除外界干扰因素,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2.3.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人教版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独立探究的模块,为学生创造了很大的自主挑战空间。这时,教师必须很好地应用这些模块,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例如:在讲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时候,教师要科学设计,帮助学生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位数乘法规律。这时,相信很多学生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反应不过来,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已经研究出来的学生为没有研究出来的进行分析,这样不但能够令不明白的学生弄懂,还可以让明白的学生加深理解。之后,教师在课堂上统一分析,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对提高课堂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充分感受数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3.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转变我们传统教学的观念、方法,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充足的时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能将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的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不仅强化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9摘要:在应试教育背景影响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只是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就无法得到提升。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则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转变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的结构以及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引言
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方法上进行优化和组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教学的方法,并且要进行灵活的运用,保证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主要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无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自身只是作为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知识的来源主要就是靠教师的讲解。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数学的思维分析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与时俱进,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现代教学观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要求,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还影响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决定教学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细分教学大纲,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及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要求进行细分,将教学大纲从框架变为具体。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比如,指引教师的教学方向以及学生的学习思路。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可以使教学的步骤有序的进行,控制课堂的节奏。制定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协调课堂教学的结构,减轻学生的课堂训练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以及达到教学目的的表现方式,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师的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其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这种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科学、合理。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需要满足启发性、自主性等原则要求。要求趣味性是因为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要求启发性是因为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需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活动向教学的目标靠拢;要求自主性是因为应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还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出时代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
五、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具体落实和实现的。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通常就是教师先在黑板上列出板书,讲解相关概念,然后再让学生通过题目进行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运用练习,这种反复单调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长久保持良好的数学学习热情,并且也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继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全面普及和运用,推动了各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和优势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多媒体教学继承了以往教学形式的所有特点,并且实现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创新。利用计算机来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图片和文字展示等多种功能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对学生产生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切实提升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及时转变成为以学生为核心积极主动学习的全新数学课堂。在美国很多学校中,教师仅在课堂中讲解十分钟,其余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沟通、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教师则在其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鉴于此,我们国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也在实践教学中大胆尝试,采用该种形式对课堂时间进行大胆分配,依据实际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只讲解十到二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课堂时间结构进行规划和分配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规划和分配课堂时间。优化高效的数学课堂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快节奏和高标准。而应具备下述特征:“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由浅入深、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并且,教师在处理和设计数学教学内容时,应保证和学生以往知识结构相匹配;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新知在课堂上理解和内化;保证课堂训练的“精”和“简”;保证课堂信息反馈速度和科学评价;保证课堂时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