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1知识与能力
1、能区分意思相近的词的用法,积累表示情感的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积累名言,了解名言蕴涵的意思,从中受到启示。
3、阅读短文,懂得“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的道理。
4、读一读,想一想,能围绕一句话将内容表达具体。
5、通过口语交际,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的理解。
2、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将内容表达具体。
3、鼓励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阅读短文,懂得“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的道理。
2、体会妈妈的辛劳,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
1、能区分意思相近的词的用法,积累表示情感的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阅读短文,懂得“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的道理。
3、读一读,想一想,能围绕一句话将内容表达具体。
4、通过口语交际,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阅读短文,懂得“给予别人比向别人索取更为愉快”的道理。
2、读一读,想一想,能围绕一句话将内容表达具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黑板,学生准备三八妇女节送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时间:
八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再读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的三个词语都是近义词)
4、教师过渡:其实这些词语看上去意思相近,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特殊的用法。
5、完成每组选词填空,辨析词语意思。
(1)我十分(喜爱)看书。
他十分(热爱)他的事业。
他(酷爱)运动,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身体。
(2)我们应该(尊敬)每一位老师。
对于别人的发言,我们要(尊重)。
他十分(敬重)爷爷,常常以他为榜样。
(3)我十分(想念)你。
中秋节,我常常(思念)着远方的爸爸。
我真是(怀念)以往愉快的生活。
(4)我(希望)你能快点长大。
我们决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
我(渴望)得到那本梦寐以求的《灰姑娘》。
6、教师总结:近义词往往在使用范围、使用程度等方面略有区别。同学们以后要注意。
7、再次齐读。
二、学习“读一读”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词,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共同了解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5、快速默读,想想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全是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词语)
6、再次齐读。
三、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名言。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读了名言受到的启示。
(1)劳动创造一切。
(2)努力向上,积极奋斗,这样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
3、指导学生练写,注意标点符号。
4、评价练写情况。
5、练习背诵这则名言。
6、检查背诵情况。
小学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文章提纲,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理解文章记叙与描写交替,详略得当的写法及其意义。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自豪,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看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神态各异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漫天遨游
492个
两千多尊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六万多件
个别读,(提示:读出这些词语不同的意思。)
2、你能从这两组词语中选用一些说说你脑海中的莫高窟吗?(相机完成板书)
3、所以,有人禁不住要赞叹她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读)
小学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怯生生”、“如怨如诉”、“铮铮作响”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题引言,揭示课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欣喜、感动,甚至悲伤、失望,为什么它们能让我们产生这么丰富的情感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有魅力,在我们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散发出持久的魅力,拨动一代代人的心弦,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直接以魅力为题,向我们展现出什么魅力呢?
板书课题:魅力
二、质疑课题,整体感知
1、学生读题后提问:是什么样的魅力?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1)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可自由发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小结:这篇文章是写了卡佳随父亲第一次上剧院看戏的经过,写出了看戏过程中卡佳心情变化的故事。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划分课文层次。
看戏之前→观看演出→演出结束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1~15自然段,思考:在演出前,卡佳的心情怎样?并在相关的语句上做上记号。
2、学生交流:
——从“早上起”、“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六点钟”、“在开演 ……此处隐藏16292个字……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新。
1、通过上节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文。
二、阅读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文。
1、这篇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时
一、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本第19《小牛站起来》。
1、借助拼音,读通文,初步了解文内容。
(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2)读了这篇文,想想文告诉了我们一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
2、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参考图意:
①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习走路呢!
(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7自然段)
3、指名读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习,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